岭南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而广东音乐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岭南民间音乐。为落实广州市2018年岭南民间音乐艺术教育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贯彻国家关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坚持课程多样原则(音乐、美术、综合),2018年6月22日下午在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举行此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想通过课堂实践多思维的教学方法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广东音乐《彩云追月》《赛龙夺锦》等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学习,对岭南传统艺术文化产生兴趣。同时增强师生对岭南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喜爱感,以自信求知的态度探索岭南传统艺术,传承岭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天下午由来自江南外国语学校李里老师执教的初一岭南音乐名曲《彩云追月》,以及广州市新穗学校邹媚老师执教的初二广东音乐《赛龙夺锦》。两位老师以多思维的教学手段诠释课的真谛,让参与活动的师生认识到今天学习的岭南音乐只是岭南传统艺术文化的沧海一粟。
第一节 邹媚老师选自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广东音乐《赛龙夺锦》一课进行执教,教学内容基于传播岭南音乐文化的教学理念出发,通过模唱、视唱、节奏体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赛龙舟热烈欢腾的气氛,对传统节日端午节加深认识,领略到岭南音乐的魅力。
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大部分都不太熟悉广东音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因此注重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去感受与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乐曲中旋律的特点和音乐要素的变化,启发学生真正理解乐曲,感受到乐曲带来的情感体验。
聆听主题、模唱视唱、节奏练习、曲式分析、课堂实践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尤其在音乐作品分析的环节中能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活动,充分体验到每段音乐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学生对音乐作品学习产生了兴趣。
引导学生体验赛龙舟赛事鼓点节奏
第二节李里老师所执教的《彩云追月》一课是从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延伸的岭南音乐名曲进行学习。老师从乐曲的节奏、创作手法入手,通过对《彩云追月》固定节奏型| X X X X X |的了解,听辨探戈舞曲中切分节奏速度的变化,认知“句句双”、“鱼咬尾”音乐创作手法特征,体验、感受《彩云追月》作品“洋为中用”的创作手法,进而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了解非常鲜明的岭南音乐特征。同时,也因为该曲的艺术性、民族性强,本课使用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彩云追月》进行拓展,以此为切口引人岭南传统舞蹈,引申了解钱鼓舞、杯花舞,尤其老师的示范舞蹈的引领,为学生在课堂上能接触更多的岭南传统艺术创造机会。
李里老师的舞蹈示范出神入化
“你入戏,我入神”
“你入戏,我入神”,执教老师全身投入,聆听老师全神贯注。本次的教学研讨活动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许许多多的岭南音乐优秀的作品、作曲家,值得我们更好地进行了解和传播。今天的课堂我们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已,我们的老祖宗还留了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珍贵艺术宝藏值得我们去珍惜、探索,传承岭南音乐文化是岭南人的义务,非常期待能和大家继续共同学习岭南传统艺术,让岭南音乐文化遍地开花!
Copyright ©2017广州市新穗学校 粤ICP备140705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