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启智,实践润心
——2025悦读社读书小组活动系列简报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务处组织图书馆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以“悦读社”读书小组为载体,策划实施系列阅读活动。本次活动是对世界读书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理念的生动践行,更是学校探索“以书香浸润心灵,以经典涵养品行”教育路径的重要举措。活动由教务处统筹部署,图书馆吕东方老师联合心理辅导中心陈桂娴老师,地理孙云智老师、英语叶露老师及绘本导师“小笨”等共同策划执行,形成了“图书馆主导-学科协同-专业支撑”的立体化育人团队。
在充满书香的世界里,悦读社第一期活动—“阅见”正式开启,其中《朱家故事》《看见》《都市里的小红帽》三场别开生面的绘本共读活动依次展开,辅以校园探索和社区调查等实践活动,将“读”与“行”相结合,打开对家庭、学校、社会观察的新角度、新视界。
【第一课】《朱家故事》:每个人都是家的支点,都能为家做贡献
绘本导师“小笨”和叶露、孙云智等四位老师在心理中心游戏教室带着灿烂的笑容等候初二年级12位“悦读社”新社员。
“大家看看,封面上的爸爸和儿子怎么表情奇怪,家中的女主人去哪儿了呢?”带读老师从自己的绘本童年开始,用生动的语言带出书中各个角色,在同学们踊跃的猜想中,朱家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书中描述朱家爸爸的大男子主义、朱家妈妈的温柔无奈、朱家儿子的懵懂无知,让大家忍不住打抱不平:家是大家的,为什么活都推给妈妈干?于是,家庭责任分担的主题自然而然来到同学们的面前,大家回顾了自己家庭中的各项事务的承担者,在老师的带领下,看见爸爸妈妈的付出,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一个小小的故事的传递,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理解与责任的种子。
【第二课】“看呀”:校园里的摆设风景,司空见惯,但加入了“触”“听”“闻”“想”,又焕发出了新貌
从绘本的奇妙世界转身,一场沉浸式五感体验活动“看呀”悄然开启:
室内:方寸之间的艰难跋涉
蒙上眼罩的瞬间,眼睛失去了判断,熟悉的房间变得陌生。
同学们伸出双手摸索,脚步试探,不时传来碰撞桌椅的声响。寻找终点的任务中,有人兴奋欢呼,有人紧张到出汗。当指尖触到终点标识时,他们才惊觉:“平日习以为常的行走,在看不见的世界里,竟然连步伐的大小都难以掌握。”
但是,闭上眼睛后,其他感官传递过来的信息变得鲜明。我们能更专注地感受到小球触碰指尖时的软糯摩擦,以及散发出的涩涩的橡胶味;而放进嘴巴轻嚼的小小的杏仁,味道层次也变得更加丰富,外皮的苦、果肉的脆与香、嚼碎后的涩中回甘。
绘本:看世界的别样方式
故事里有两个主角,五官健全的桑索先生和盲童莱乐:桑索先生用眼睛看世界,平平无奇;盲童莱乐,除了眼睛,却能用耳朵、鼻子、舌头、指尖,还有想象力拥抱世界,她的世界里,大树会讲故事,太阳不但会散发光芒,还会眨眼睛。
我们是否也像桑索先生一样,认为看见等于知道了?
室外:用五感探索校园
当放下故事书,同学们来到校园,闭上眼睛,打开听、嗅、触、尝四感,以新的方式感受校园的风景。雨后凉凉的风,青涩的小草气息、杜英树叶的沙沙声、远处的下课铃,都在慢慢放大,整个世界变得细腻而丰富。大家分成了三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了自己的深度“看见”:小文组“看”升旗台;小智组“看”花园一角;小航组则“看”半山亭。当大家再聚,分享自己的“看见”时,同学的叙述比故事还触动人心。
小文说:“听到旗杆在风中碰撞的哐当声,就像悠扬的沉吟,在诉说着中国梦的繁华。”
小智说:“雨后的石榴花叶上滴下的露珠,清清凉凉的,让心情瞬间平静。”
小航说:“半山亭旁边竟然藏着几颗樱桃番茄,小果子微红中带绿,滑滑溜溜地,酸中带点甜,太惊喜了。”
活动结束时,同学们惊讶于校园里竟然还有这么多新奇的角落被自己错过,更惊讶于自己的表达可以如此传神而精彩!大家不但发现学校的新的面貌,更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第三课】《城市里的小红帽》:发现社区里的温馨、创意与危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的故事源于生活,生活也在故事中。
第三次课,我们以“社区里的一棵树”作为角色扮演游戏,打开我们的心扉。“小笨”老师带来了绘本《城市里的小红帽》,这是小红帽童话的改编系列之一。小红帽胖乎乎的脸蛋、童稚的形象并没有拉远同学与故事的距离,同学们就像小红帽的哥哥,好奇着她的经历,陪着这个迷糊的小女孩穿越“低头族群”,在闪亮的玩具橱窗停留,为美味的糕点垂涎欲滴,好奇着这个绚丽的大都市为什么灯影幢幢?
这次课程,最大的亮点是我们化身为现实版的“小红帽”,走出校门,带上自己的风景捕足框和抽到的探索议题,踏上台涌社区的探索之旅,寻找隐藏在未知角落里的温暖、创意与危险。
踏入社区,交错的巷道、纷杂的车流、来往的行人、琳琅的商品、美味的小吃……让我们心动,让我们雀跃,我们会不会也像小红帽那样,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心的方向?
有的同学看到美味的点心就挪不动脚步。
有的同学看到各种现金套现的广告。
有的同学为城中村蛛网般的电线担心用电安全的问题。
少年放学后骑着共享自行车在街头嬉闹,罔顾交通安全的身影,让同学们想到了自己,忍不住向他们提出善意的提醒。
有的同学在街头小吃夫妻档的劳作中看到相濡以沫的温馨。
堆满货物的作坊中,专注工作的背影让同学赞叹外来务工者的生活韧性。
商场广告的创意?也许不如我们的创作。
我们寻找路上风景,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路上的风景。
这场行走的课堂,让同学们懂得:城市如同巨大的绘本,每个角落都藏着故事,需要用心观察与感受。
旅程的回响
从绘本中的家庭责任,到黑暗中的共情体验,再到社区里的细微发现,串联起“理解、关爱、观察”的成长脉络。同学们在故事与现实的交织中,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无论是家庭中的分担,对残障群体的包容,还是社区里的善意与隐患,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奇妙的书中之旅,不仅是趣味活动,更是心灵的远行。当同学们合上绘本、摘下眼罩、结束探索…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故事与体验,还有对他人、对世界更深的温柔与责任。或许,这就是阅读与实践的力量:让文字照进现实,让体验沉淀为成长的养分。
撰稿:孙云智 陈桂娴
初审:马骏骅
校对:刘亮
一审:欧阳德成
二审:王文博
三审:靳道兴